约16800字。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二语文
2025.11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2025年9月永定河古灌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北京再增一张世界级“文化名片”。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甲】
延续旧功用
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由公议沟等5条古灌渠及周边古泉、古井构成,是京津冀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其灌溉农田的设计初心延续至今,让人由zhǒng赞叹。
古渠灌溉的历史源远流长。永定河核心古灌渠中,始建于辽代的公议沟灌渠历史最为悠久。九百年过去,古渠渠道形态基本未变,至今灌溉农田三百余亩。沿河远眺,旧时风采一览无余。丁家滩灌渠始建于光绪年间,一百多年来,一直滋润着丁家滩的农田果林。付家台灌渠于1903年由农民自发修建,至今依然是村里经济作物与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
这些跨越时空的古渠镌刻着历史的印记,让历史与当下在永定河畔深情相拥。古渠以朝气蓬勃的姿态伴随着永定河振聋发聩的水声,继续为首都农业灌溉注入强劲动力。
1. 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①由zhōng ②镌刻
2. 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源远流长 B. 一览无余 C. 朝气蓬勃 D. 振聋发聩
【乙】
古人有办法
永定河含沙量极高,旱雨两季流量差异极大,自古以“喜怒无常”著称。这条河在______的同时,从元至清共决堤124次。古人运用巧思,通过灌渠协助疏通永定河河道。
古人会根据时节变换,通过闸门来调节灌渠水位。人们会在冬天将渠水排空,便于春天时清除淤泥,以保持灌渠的畅通。到了夏天农田灌溉时,大家再开启闸门,让水顺着灌渠流进田间地头。古人还通过灌渠,主动把裹挟泥沙的河水引到山间河滩地,依托循环往复的灌水、沉沙、排空流程,将原本易遭水患的滩地转化为耕地,成功实现水害向水利的转变。这些举措,既彰显了古人化害为利的和谐,也蕴含着顺应时令的智慧。
3. “喜怒无常”在字典中的解释为“态度忽好忽坏,十分多变”。请你结合“喜怒无常”一词的含义,在横线处补充填写内容,使文段语意连贯。
4. 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两处问题,请你作出修改。
【丙】
______
在门头沟区付家台中心小学,孩子们拉着记者的手,兴奋地介绍着:“这是我们的湿地系统,用古灌渠为种植区供水①学校将古灌渠引入校园,形成了一个湿地系统。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亲自尝试栽种、浇水,不仅学会了农作物与花卉的种植技巧,还了解了古灌渠的水利原理与历史价值。
未来,市水务局将把传承和创新相结合,让古灌溉持续 a 功用。付家台灌渠把永定河水引入付家台中心小学,灌溉校园花园;三家店灌渠流经热闹繁忙的村镇,如今是城市社区排污排水的重要渠道;城龙灌渠成了“六水联通”工程的核心,助力生态补水②永定河古灌渠串联起永定河沿岸的城镇与乡村,哺育着京西沃土。千年古渠助力城市 b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 c 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打造北京城市建设新生态。
5. 请你在文段①②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①”,②。
6. 请你结合文段内容为【丙】材料选择标题,下列选项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激活文化脉 B. 守护生态链 C. 振兴新农村 D. 古渠有新用
7. 把下面一组词汇分别填入文段a、b、c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发挥 拓展 发扬 B. 发扬 发展 张扬
C. 发挥 发展 发扬 D. 焕发 发展 发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写法和读音。
由衷:yóu zhōng,出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
镌刻:juān kè,雕刻的意思;把铭文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理解使用。
A.源远流长:形容历史久。从句中可知,灌渠始于辽代,使用正确。
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
(一)(共7分)
8. 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3)夕日欲颓,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泉水激石,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