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60字。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掌握体裁,了解背景。
二、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闻评论
1.这一单元中我们学过:消息、新闻特写、通讯。
2.而今天我们所学的这一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属于新闻评论,那么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就事论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3.新闻评论主要特征:
导向正确、就事论理、新闻性强、有敌放矢、科学合理、便于传播。
(二)走进“钟声”
“钟声”是人民日报创办的国际新闻评论专刊,自2008年开栏以来,凭借专业的评论和权威的声音,在国际舆论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国际社会和民众获得观点信息的重要来源。“钟声”专栏的国际新闻评论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国际传播奖项,“钟声”专栏7年来(2008年11月29日到2015年12月31日),共发表国际新闻评论952篇。
(三)了解国家公祭日
1.此次“钟声”是针对哪一件事而作的?
以国家名义,于2017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广场举行第四个公祭日活动而作的。
2.了解国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我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黑暗的一页。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公祭鼎正面的铭文有160个字。
3.播放视频:国家公祭鼎铭文
以史为鉴 追求和平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之二
一、学习目标:
作者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并能激发学生捍卫世界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作者观点
1.齐读课本第一句。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这句话点明了设立国家公祭的初衷:“祀我国殇”,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军民。这句话引自国家公祭鼎铭文。
2.中国政府为什么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用原文回答)
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这也是作者在本文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