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470字。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上海全部解放
解放军由吴淞江湾开入虹口 苏州河南大军北进扫荡残敌
昨晨人民解放军由吴淞向南推进,十时左右进入市区,到达横浜桥第四医院附近。该地区敌军当即被缴械,十一时十分上海电信局即被解放。在虬江路一带,群众组织之纠察队,将放下武器之敌军集中在虬江路小菜场,共千余人,续即开到解放军一军,办理投降敌军编队手续。下午二时,解放军将该批投降敌军整队带到解放军四川路临时司令部。
北站、新市街三警察分局昨日上午已经解放。
人民解放军一部昨日自苏州河进入虹口区后,晚十一时到达榆林区分局,十一时半到达提篮桥分局,十二时到达虹口分局,警务人员静待移交中。盘踞于四川路桥北一带建筑物及邮政管理局大楼之国民党青年军二O四师一团搜索营与工兵营士兵一千余人,经人民解放军派员接洽缴械、整编。如不愿整编者,可以给资遣散。
(摘编自《新闻报》1949年5月27日刊)
材料二:
上海解放后的第二天红旗飘扬全市狂欢
商店纷纷开门 公共车辆大部复驶 影院宣告客满 锣鼓秧歌响彻街头
二十八日,大上海解放后的第二天,迅速恢复的革命秩序,有更惊人的表现。人民解放军愈来愈多,人心也愈来愈安定了。在全市工人缜密的戒备保卫下,除从未间断的水电煤气电话等公用事业外,所有公共交通车辆,也已经大半恢复行驶。法商水电公司各路车辆昨天已经开出十分之七,因为有很多工人要协助维持地方秩序,不然法电全部车辆昨天均可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记录了解放后上海街道的状况:剧院商场保持营业,许多人家悬挂红旗,人民群众赶往霞飞路,围观集中驻守在此处的解放军。
B.材料三第四段两次使用“当然”一词以表示肯定,层层推进,表明作者确信上海解放会对未来产生重大积极影响,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C.材料四中的“他会到茶馆去买热水喝”使用间接引语,使陈述更加简洁,便于读者快速把握核心信息、充分感受报道对象的情感态度。
D.材料四中上海居民对解放军的看法,可用以论证材料三的“上海的革命力量和全国的革命相配合,这就造成了上海的解放”这一结论。
2.材料二写道:“法商水电公司各路车辆昨天已经开出十分之七,因为有很多工人要协助维持地方秩序,不然法电全部车辆昨天均可开出。”下列哪一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说法(3分)
A.与法商水电公司规模、状况相近的英商水电公司,昨日未分派工人协助维持秩序,其全部车辆均开出。
B.今日,法商水电公司向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出申请,希望减少派出协助维持秩序电车工人的数量。
C.上海徐家汇地区昨日参与协助维持地方秩序的工人共计82人,其中有60%的工人都来自法商水电公司。
D.之前十天中,上海市内包括法商水电公司在内的各电车、公共汽车运营公司,单日发车量有较大波动。
3.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9个字。(3分)
1949年5月27日,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①。人民解放军一部于5月26日早晨从吴淞向南进军,控制电信局;另一部则由 ② ,以清除残余敌军。解放后第二天,城市水电煤气未断,公交大半复驶,商店纷纷开门,欢呼响彻街头。以梁军为代表的上海广大工人阶级,从前饱受反动派的剥削和迫害,仍 ③ 。如今他们终于翻身做了主人,期盼能告别苦日子、建立新秩序。解放军不取群众一针一线,将与上海人民共同投身于新上海的建设之中。
4.作为一篇报道解放军纪律性的新闻特写,材料四是如何增强其感染力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5.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都是上海解放后见报的新闻,但出于不同的传播目的,其新闻内容各有侧重,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6分)
(二)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布洛克先生写的新闻报道[注]
马克•吐温
约翰•威廉•布洛克先生,昨夜很晚的时候走进了我在那儿担任助理编辑的办公室,满脸忧深
痛切的神情,一面唉声叹气,一面毕恭毕敬地把以下这条新闻报道放在桌子上,然后慢吞吞地往外走。他在房门口停了一会儿,好像是竭力克制着感情,想要镇定下来说几句话,接着就冲着那份稿件点了点头,突然撑不住,哽咽着说:“我的朋友-哦!太伤心啦!”话刚说完就哇地一声哭了。他那副悲苦的情景使我深受感动,以致等我想起要唤他回来,以便竭力安慰他一番时,已经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