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880字。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1.注意:本试卷共24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予计分。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退亦忧。(《岳阳楼记》)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无题》)
(4)李白《行路难》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渴望被朝廷任用,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不亦说乎 ②. 是进亦忧 ③.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⑤. 忽复乘舟梦日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蜡、炬、垂、溪、乘、舟。
(二)(22分)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 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乙文作者的朝代是__________朝,他们同属于“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名之者谁/有仙则名 B.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吾谁与归
C. 何似在人间/水何澹澹 D. 及做舍人、学士/及日中则如盘盂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对丙文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琴虽然不好,心情却悠闲、潇洒。
B. 琴即使不好,心情也悠闲、潇洒。
C. 琴虽然不好,但环境安宁、静谧。
D. 琴即使不好,环境也安宁、静谧。
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的作词缘由与《岳阳楼记》的作记缘由不同。
B. 乙文首段由远及近,移步换景,交代了醉翁亭的位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C. 丙文中作者曾先后得到三张不同的琴,琴越来越好,作者却越来越不快乐。
D. 乙丙两文都以写青山绿水为主,都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7. 从乙文和丙文来看,欧阳修“意不在酒”、乐“不在器”,他真正追求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35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晚秋时节,农户们都在忙着“收秋”。年复一年,农人用劳动演绎着“勤则不匮”的道理,以汗水诠释着土地“诚不我欺”的自然法则。要想在时代沃土中结出硕果,农业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其他领域亦如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