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930字。

  北京市房山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组织“探寻北京的秋的”实践活动。同学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请你协助整理。
  1.在资料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北京的秋韵”五个字。
  资料一
  ①北京的秋天像一位神奇的画家,给天空和大地渲染出最绚烂的色彩。②你看那天空,澄(chéng)澈得如同被水洗过的蓝宝石,高远得让人心生遐(xiá)想。③风没有了夏日的黏腻,变得清爽而温柔,像母亲的手,抚过人们的脸颊。④倘(tǎng)徉在公园里,梧桐的叶子开始泛黄,银杏披上了一身金袍,枫树举起了燃烧的火把。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有的盘旋而下,有的翩然起舞,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夕阳西下时,橘色的光晕为这一切都镶上了一道金边,连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静谧(mì)而温馨的气息。
  2.你审核资料中标注的字音。下列加点字读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澈(chéng)
  B.遐想(xiá)
  C.徜徉(tǎng)
  D.静谧(mì)
  3.文段中①—④句是对北京秋景的描述。你从修辞的角度判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资料二
  天高云淡,正是北京人踏秋赏景的好时节。香山的红叶自然是名声在外,从山脚到山顶,色彩斑斓,由绿渐黄,由黄而橙,由橙转红。层林尽染,宛如一幅连绵不断的巨幅油画。而故宫的秋,则别有一番韵味。金黄的银杏叶与宫墙的朱红、琉璃瓦的明黄相映成趣,历史的厚重与季节的静美在此完美融合。景山万春亭上,总少不了登高远眺的人们,他们极目南望,整个紫禁城的恢宏气势尽收眼底。胡同里飘着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香甜,充满了秋的乐趣。老人们坐在树下聊天,孩子们追逐着翻飞的落叶,这份惬意,是独属于北京秋天的市井温情。
  4.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
  5.你想知道文段中“惬意”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惬意”的解释为“满意;称心;舒服”。根据词典解释并结合语境,说说“惬意”在文段中的意思。
  资料三
  北京的秋天,深深烙印在文人墨客的笔端【甲】老舍先生曾毫不吝啬地赞美北平之秋,说它是“人间的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
  6.你检查了资料二和资料三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名声在外
  B.色彩斑斓
  C.琳琅满目
  D.美不胜收
  7.在【甲】【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二、名句名篇默写
  8.默写
  (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岭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5)月亮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请写出一句带有“月”字的古诗:“”。(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三、诗歌阅读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