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150字。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20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百岁生日。初二年级准备办一期专刊来报道相关内容,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务。
  1.在专刊首页用正楷字书写主题“百年故宫,四海同辉”。
  材料一
  ①202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这座昔日的皇家宫苑,在时光悄(qiāo)然流转中,已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璀璨舞台。一系列庆祝活动近日正式拉开帷幕,旨在向百年守护致敬,并向未来发出振聋发聩的文化强音。
  ②故宫的百年历程,是一部镌(juān)刻着守护与传承的史诗。无数国宝得以保全与焕新,背后是几代文博工作者处心积虑的付出。他们的名字,应当被永远铭记。此次重磅推出的“紫禁百年”特展,精选数百件珍贵文物,其精妙绝伦与深厚底蕴,令首批参观者直呼眼花缭乱。
  ③然而,故宫的雄心不止于此。院长在致辞中表示,故宫不仅是历史的屏障,更是创新的沃土。面对部分人对其拥抱数字化、举办时尚展览不以为然的保守观点,他坚信,唯有让文物“活”起来,走进现代生活,才是对百年传承最好的致敬。
  ④这正是故宫精神的当代映照,用开放取代封闭,用分享替代独享,用生生不息的创造性转化,对抗被时间遗忘的宿命。百年仅是新起点,传承之路,未有穷期。
  2.你审读新闻中的字音、字形,发现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悄然
  B.帷幕
  C.镌刻
  D.焕新
  3.文段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振聋发聩
  B.处心积虑
  C.眼花缭乱
  D.不以为然
  4.结合上下文,对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唯有让文物‘活’起来”的“活”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通过先进技术让文物本身能够运动或发出声音,实现“动态化”。
  B.指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以及所承载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
  C.通过创意转化,使文物能够生动地融入现代生活,被公众理解和喜爱。
  D.指对文物进行商业开发,投入市场流通,实现经济价值。
  5.对画线句“故宫不仅是历史的屏障,更是创新的沃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屏障”一词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其守护、保护的职能。
  B.“沃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其滋养与生长的职能。
  C.“历史的屏障”强调守护文化根脉,“创新的沃土”突出培育文化新生。
  D.故宫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保留了过去”,更在于它“启迪了未来”。
  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
  ①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9月30日起,【甲】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甲】展览在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展览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展出文物200件(套)
  6.请你协助校报编辑为以上消息补写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
  7.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8.你审查新闻,发现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
  9.“观众之声”专栏刊登了同学们的感受,其中有一副对联,请你协助补全(   )
  上联:紫禁巍峨, ① ,龙蟠玉砌,曾辉映尧天舜日
  下联:金瓯稳固,传九万里春风,虎变河清, ② 。
  A.①六百年王气聚  ②今焕新唐魂汉魄
  B.①六百年王气聚  ②今焕新汉魄唐魂
  C.①聚六百年王气  ②今焕新汉魄唐魂
  D.①聚六百年王气  ②今焕新唐魂汉魄
  二、名句名篇默写
  10.填空
  ,隐天蔽日。(《三峡》郦道元)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文者,无形之画也。古诗文为我们描绘了自然的瑰丽风景,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王绩的“树树皆秋色,”,描绘出层林尽染、秋意正浓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