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350字。
大兴区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初二语文
2025.1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为营造校园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激励全体同学做诚信少年,学校将举行以“铸诚信品格,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 在活动手册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标题:“铸诚信品格,做阳光少年”活动手册。
活动一 寻•诚信之根
诚信,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精神根系(xì),更是少年成长的必修课。一诺千金,季布以诚信立身,危难(nàn)时得众人相助,终成建(shù);杀猪践诺,曾子以行动守诺,对孩童不弃承诺,彰显初心。诚信不是空洞的口号,它藏在守约的细节里,显在坦诚的言行中。作为少年,我们当铭记:诚信是立身之本,唯有坚守诚信,才能褪去虚伪浮(zào),成长为真正的阳光少年。
2. 你审核资料中加点字的字音和拼音处的字形。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因为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根本”,所以在此处“系”应读作“xì”。
B. 因为表示“危险和灾难”的意思,所以在此处“难”应读作“nàn”。
C. 因为形容的是“已取得的功绩或成就”,所以“shù”应写作“树”。
D. 因为形容的是“做事轻浮、急于求成”,所以“zào”应写作“燥”。
活动二 觅•诚信之光
甲。从老字号同仁堂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承诺,到当代“信义兄弟”接力偿还农民工工资,跨越时空的故事共同印证【①】诚信既是个人的美德,更是社会健康的基石。
乙。它藏于网购的货真价实、食品安全的信息透明【②】它见于人际交往中的守信、公共服务中的践诺。若失去诚信,信任的大厦便会崩塌。
丙。让我们用行动传递信任的力量,共同点亮社会的诚信之光,做守护诚信的阳光少年。
3. 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①】—— 【②】、 B. 【①】: 【②】,
C. 【①】—— 【②】, D. 【①】: 【②】、
4. 领起句通常位于文章或段落开头,起到总领全文或全段、概括核心内容的作用。根据段落内容把下列语句填在文段甲、乙、丙三处,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共建诚信社会,没有旁观者
②当下的生活中,诚信尤为关键
③诚信,是穿透岁月迷雾的光,照亮人类文明的进程
A. 甲① 乙② 丙③ B. 甲② 乙① 丙③
C. 甲③ 乙① 丙② D. 甲③ 乙② 丙①
活动三 讲•诚信之声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美德,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古有商鞅徙木立信,以锐不可当的举措筑牢变法根基;今有“诚信老爹”吴乃宜,殚精竭虑替子还债,其行为振聋发聩。面对社会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诱惑,唯有坚守诚信,做人方能赢得敬重,做事才可行稳致远。若失去诚信,纵得一时利益,终会如泡沫消散。唯有以信为基,方能立身立业,传承美德之光。让我们携手践行诚信,以朝气蓬勃的姿态传递这份力量,让诚信之花处处绽放。
5. 你检查了演讲稿中成语的使用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锐不可当 B. 殚精竭虑 C. 眼花缭乱 D. 朝气蓬勃
活动四 书•诚信之讯
本校讯:为营造校园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我校成功举行了以“铸诚信品格,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追溯了诚信的文化渊源,分享了真实的诚信故事,切实认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意义。其中,“诚信之声”演讲比赛更是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纷纷在网页留言区抒发坚守诚信的决心。
6. 活动结束后,站的小记者在学校公众号上报道了本次活动。阅读这则消息,为这则消息补写标题。(不超过24个字)
7. 消息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
8. 你想知道活动主题中“阳光少年”中“阳光”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阳光”的解释为“①太阳发出的光;②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③(事物、现象等)公开透明的”。根据词典解释,结合实践活动内容,下列对活动主题中“阳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褪去虚伪浮躁,保持纯真坦诚 B. 坚守诚信品格,赢得他人信任
C. 积极承担责任,直面人生挑战 D. 追求个性独特,彰显自我锋芒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正楷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字体,也叫楷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本题书写时应注意“铸、诚、光”的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书写要正确、端正、整洁。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识记。
D.“浮 zào”形容情绪或性格不沉稳、急躁。正确词语是“浮躁”,“躁”从“足”,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默写。(共5分)
9.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