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600字。
高二上语文期末复习材料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新教材,所谓新教材,这就是有别于以往的旧教材,其“新”无外乎包含这样几点:
1它的内容是新的,有许多的新文章出现。
2它的体系是新的,要求我们要重新来面对它。
3它的教学要求是新的,要求我们的教与学都不能再用以前的老眼光老来对待它了,必须要有全新的观念和方法。
一课本前面的“说明”谈到了这次新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说明”中提到了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是以往的大纲中不曾有的,这是对语文的一个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新特征。
新教材分阅读和写作两方面来谈。
我们先看阅读部分
新教材对高二学年的教学内容是这样规定的: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是规定了高二一学年的学习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句话的后半部分高二一学年的学习要求,这就是要能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这就是说,通过高二的一学年的学习,我们将通晓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名人趣事,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这既是高二学年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考的必考项目。
对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为对诗歌鉴赏的考查。这种考查形式从1994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题型为客观选择题,题量则由1994、1995年的一道题增至1996、1997、1998年的两道题,1999、2000、2001年的三道题,可见高考对文学鉴赏能力检测的重视。从诗歌类型看,前几年古典诗、词、曲“一统天下”,近两年新诗的比重增长较大,“厚古薄今”的态势有所改变,如2000、2001年就考查了两道新诗鉴赏题。
从命题意图看,文学鉴赏题一般先设一道理解内容的题目,让考生找到解题的“台阶”,再设一道考查鉴赏能力的题目,形成梯度,降低难度,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预计今后仍将以客观选择题为主,题量亦不会减少,因为强调鉴赏能力代表了高考命题的新导向。
重点难点 1、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
形象指诗中的意象;语言侧重于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则包括典故的运用、行文构思、风格、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
2、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包括诗词和词语的含义、主旨、意境等要素。
新教材对文体概念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其中说到“不分文体组织单元”,对于这句话同学们不能误解为读文章写文章以后再也不用考虑文体了。不分文体是淡化文体,而不是不要文体,不讲究文体的“四不象”的文章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相反,在我们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还是要特别注意文体的定位,定位的准确对我们提高阅读和写作的速度和质量将有很大的帮助。
“说明”中提到了解文言文的阅读问题。有两点必须说明:
1 目前的文言文阅读还是注重字、词、句的理解,不太注重翻译。现在高考的翻译题仍然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这样实际上是降低了难度。以后的形势要求我们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