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300字。
《枣核》知识要点
  一、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
  1、 背景资料
  1980年初,作者访美归来后,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系列随笔《美国点滴》共10篇,《枣核》是其中的一篇。
  1979年2月,即出访美国的前半年,中国作家协会正式为萧乾平反,确认1957年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实属错划。经过这20多年的坎坷磨难之后,萧乾所面临的神州大地,一方面是生机勃勃,另一方面又百废待兴,渴望甘霖,国门重新面向世界。面对这样的现实,可以想象到这位老作家的心潮是澎湃激荡的。他到美国之后的所见所闻,对他而言是新课题,对于这个课题的认识与选择都是要眼力的。事实证明他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他以一个老新闻记者的眼光,审视了美国的现代社会生活及其心态,以及发展与扭曲相交织所带给我们的一些思考,这就是《美国点滴》的基本内容。如果说这篇特写在结构上是多触角型的体现了取材广泛这一特点的话,那么在其表现手法上还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作者站在民族与发展的高度,用比较借鉴与民族感情这两条线,将这些材料紧紧地串在一起,使读者在这一轴心上与作者一起思考。特写的每一篇虽然都又是独立的,而给人的印象却都是深刻的,读起来非常亲切、有趣,决无空洞之感、堆砌之嫌。

  2、作者介绍
  萧乾,蒙族人,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1910年生于北京,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大公报•文艺》并兼任旅行记者。1948年参加香港《大公报》起义并协助编译地下党英文刊物《中国文摘》。1884年任《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1956—1958年任《文艺报》副总编辑,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等,译作有《好兵帅克》《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等,此外,还出版过多种英文著作。1999年2月11日逝世于北京。

  二、重点字词

  1、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蹊跷(qī qiāo)  掐指一算(qiā)  故弄玄虚(xuán) 殷切(yīn)
  嫣红(yān)    玛瑙 (mǎ nǎo)  枫树(fēng)   草坪(píng)
  山坳(ào)    厂甸(diàn)    卵石(luǎn)   株(zhū)   核潜艇(qián)

  2、多音字
  匀称(chèn) 名称(chēng)  秤砣 (chèng)
  枣核(hú)  核桃 (hé)

  3、解词
  感慨良深---感慨很深。良----很。
  风烛残年----比喻人已经到了晚年。
  蹊跷----奇怪。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迷惑欺骗人。玄虚----迷惑人的花招。

  三、文章结构

  全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巧设悬念,引出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部分:(2—10)详写了作者和老同窗见面的经过,通过住在他家,同访后花园,终于了解了朋友索取枣核的原因、目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