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00字。
《我的回顾》教学设计
博罗县华侨中学 陈道用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历程;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从少年回忆起自己是如何是如何走上科学的道路的;
3、把握文中作者对事物的观点;
4、学习作者准确、富有逻辑的语言;
5、了解自传的写作特点。
二、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历程;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从少年回忆起自己是如何是如何走上科学的道路的;
3、把握文中作者对事物的观点;
(二)、教学难点: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从少年回忆起自己是如何是如何走上科学的道路的;
2、把握文中作者对事物的观点;
3、学习作者准确、富有逻辑的语言;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
讲两个笑话:
1、在飞驰的火车上,有两位布隆克斯人在聊天。甲说:"你讲讲,什么叫相对论?
乙十分老练地说开了:"给你打个比方。有位老太婆坐在你腿上,只坐了一分钟,可你感觉是一个钟头似的。然而,一位漂亮的姑娘坐在你腿上,你的感觉呢?她坐了一个钟头,你还以为只坐一分钟呢。"
甲好奇地问:"这就是相对论?"
乙说得十分肯定:"对,这就是相对论。"
甲依旧问:"他就靠这个理论生活?"
乙点头称是。
2、一群大学生说说笑笑,跑来问爱因斯坦,什么叫相对论。他回答说:
    "你坐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2小时,觉得只过了1分钟;如果你挨着1个火炉,只坐了1分钟,却觉得过了2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一)导入: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是什么?对了,同学们都知道,那就是相对论。大家知道相对论用一个公式怎么表示出来吗?就是E=MC2,也就是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他少年时代的生活历程,大家是不是对这么一个伟人的少年好奇?
(二)   爱因斯坦介绍: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33年因纳粹迫害,他迁居美国。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爱因斯坦少年时代对自然现象怀有浓厚的兴趣,风和雨形成,月亮高悬空中竟然不会掉下来……,这些无不令他感到惊奇。1896年,在瑞士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读书时,爱因斯坦就希望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但毕业后,爱因斯坦处于失业状态,两年后才在瑞士伯尔尼市专利局找到一个低级职员的位置。虽然生活十分贫困,但他仍坚持不懈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看了大量的书。这段时间奠定了他一生科学研究的基础。1905年,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和布朗运动三个不同领域里取得了重大成果,表现出惊人的才智。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总结性论著《广义相对论原理》。除此之外,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