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140字。
九年级上语文教案(三)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一、阅读本单元优秀文学作品,提高对人生的理性认识。
二、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大胆质疑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性语句熟读成诵的习惯,使之运用自如。
四、仔细体味作者遣词造句方面的特色,活学活用,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之水。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共安排 9 课时
5.《敬业与乐业》3课时   
 6.《纪念伏尔泰》2课时
7.《傅雷家书两则》2课时 
 8.《致女儿的信》2课时
课前准备
5.《敬业与乐业》PPT  MP3课件
6.《纪念伏尔泰》PPT课件
7.《傅雷家书两则》PPT 课件
8.《致女儿的信》PPT 课件
第二单元
5、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PPT课件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分析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