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670字。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文复习题
  一、《伤仲永》练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给加点字注音。
  邑人(       )   环谒(        )   泯然(         )   称前时之闻(          )
  2.解释。
  (1)未尝识书具:
  (2) 稍稍宾客其父:
  (3)受之天:
  (4) 卒之为众人:
  3.选择翻译句子不正确的一项   (   )
  A.余闻之也久。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B.从先人还家。 翻译:跟着先前的人回到老家。
  C.邑人奇之。翻译:同县的人把他看作是奇才。
  D.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翻译:这是因为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够啊。
  4.填空。
  《伤仲永》的作者是__________时的__________,他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是杰出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__________通__________,音为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或以钱币乞之: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环谒于邑人: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7.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仲永生/五年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8.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忽啼求之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不能称前时之闻
  C.或以钱币乞之    D.余闻之也久
  9.翻译下列句子。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父利其然也。      
  (3)不能称前时之闻。  
  (4)泯然众人矣。  
  10.方仲永幼年具有怎样的非凡才能?他的父亲为什么不让他学习?(用原句回答)
  11.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句回答)
  12.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13.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 道理?
  二、《口技》练习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