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20字。
13、空城计(罗贯中)
※ 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小说家。(3分)
【思路解析】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答案】《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2、注意下列字的读音。(4分)
司马懿(  ) 旌旗(  ) 纶巾(  ) 笑容可掬(  )
【思路解析】掌握文中的生字的读音。
【答案】yì,jǐng,guān,jū
3、与《三国演义》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为   、   、  、   。
【思路解析】掌握四大古典名著的书名。
【答案】《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本文系小说,小说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你能将本文准确地划分吗?请用四字概括出各部分的段意。
【思路解析】按照四个阶段分别归纳。
【答案】开端(1):兵临城下。发展(2):临危施计。高潮(3-4):司马中计。结局(5-6):孔明释计。
2、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司马懿引15万大军而来,而诸葛亮仅有2500人在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清晰地交代双方的兵力呢?
【思路解析】体会对比的作用。
【答案】运用对比突出军情的危急
3、“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简单分析一下“尽皆失色”,说说这句话在本段中有何作用?
【思路解析】了解衬托的作用。
【答案】“尽皆”是说各个官员无一例外,“失色”说面对险境无计可施,全都吓得脸色大变。用众官的表情衬托军情的紧急。
4、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第三自然段又写“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这里仅是对上文的简单重复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思路解析】理解细节对表现主题和人物形象的作用。
【答案】一方面表现出“空城计”之“空”,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突出了对诸葛亮的刻画。
5、文章在第四自然段,我们未见一字写诸葛亮,可我们却清晰地看到了诸葛亮的形象,你知道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这种手法有何好处?
【思路解析】理解烘托的作用。
【答案】侧面烘托。写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知己知彼,丰富了人物形象。
6、文中三次写诸葛亮的“笑” :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三次虽然都是笑,但人物的心理是不同的,请作以简单分析。
【思路解析】抓住人物的笑的特点分心人物内心复杂的心理。
【答案】笑容可掬:此时诸葛亮欲诱司马懿中计,诸葛故作轻松。
抚掌而笑:此时司马中计,诸葛如释重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