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50字。
《死水》的教案
中文系 032班 谢新香 28号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死水》的象征意义。
2.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3.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4.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死水》的象征意义。
2.解闻一多及其所提倡的诗歌“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理解“丑的美化”、反语的运用。
4.体会诗人在诗中反映出来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善美的情
感和良好的审美情操。
三、教学设想
由《七子之歌》引出作者闻一多,通过学习闻一多的新格律诗《死水》,体会诗人通过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反映出来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善美的情感和良好的审美情操。
四、教学设备:录音机 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2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放背景音乐《七子之歌》)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放着的是什么歌吗?(略停,看同学的反应),它就是《七子之歌》。在澳门回归之际,这首歌深情地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那么你们知道这首歌的作词者是谁吗?(略停,看同学的反应)。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七子之歌》以被帝国主义列强侵占的我国土地之口,控诉帝国主义的罪行,抒发了爱国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闻一多的一首现代诗歌《死水》大家翻开课本28页。
(二)作者及生字
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闻一多。大家请看注释①。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1899年11月出生于湖北的一个书香之家。在1922年赴美留学,深切感受到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于是,当他面对一潭死水的时候,联想到国家的形势也如“死水”一样,从而写下了《死水》。闻一多在1925年回国后,看到的却是“这不是我的中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惨景,心中的梦想猝然破灭,国家毫无生气可言,犹如一潭“死水”。现在就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