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5700字。
2006年秋七上语文期末测试卷(A卷)
(满分120分,时长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美的享受。请你根据拼音把诗歌名句准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田字格里。
zhǐshàng délái zhōng jué qiǎn,juézhī cǐshì yào gōngxíng
2、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瘦骨( ) ( )天( )地 仙露( ) ( )剔透 盘( )( )龙
心( )神( ) 猝然( ) ( )高( )重 天( )之乐
3、正确解释“平静”在句中的含义。
(1)清晨的湖面平静如镜。( )
(2)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
(3)一场骚乱过后,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
4、请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曹操的《龟虽寿》中抒发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 。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连用九个名词描述凄凉的秋景的名句是:
, , 。
(3)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 。”(《卫灵公》)
5、春风给你“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抚摸着”的感受,那么夏天、秋天、冬天的风能给你怎样的不同感受呢?试分别用一两句话描绘一下,要写出与春风不同的感受。
夏天的风
秋天的风
冬天的风
二、诗歌欣赏(8分,每小题2分)
(一)静 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6、全诗分两节。试简要概括各节诗的大意和整首诗流露出的诗人感情。
7、这首诗运用了“鲛人”的传说,其作用是什么?
(二)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8、这首词的上片从听觉角度描述的夏夜田园的声音有 ,意在衬托
。下片则侧重写视觉景象,“忽见”一词表现词人的 之情。
9、这首词在写法和语言上各有什么突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