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800字。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二专题)
2006.10
第Ⅰ卷(共36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跬步(guǐ) 慰藉(jiè) 灰烬(jìn) 面面相觑 ( qù )
B. 百舸(gě) 炽热(chì) 给予(jǐ) 瞠目结舌(chēng)
C. 句读(dòu) 吮吸(yǔn) 沉溺(nì) 浪遏飞舟 ( è )
D. 方遒(qiú) 不啻(chì) 摇曳(yè) 自愿自艾( ài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甄别 摭拾 按步就班 真知灼见
B. 藐视 消谴 出类拔粹 入不敷出
C. 惆怅 犄角 锲而不舍 怙恶不悛
D. 峥嵘 肤演 至高无上 再接再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 西班牙政府在美国出兵伊拉克问题上的危言危行,最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D.得知本班获得学校春季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的消息,同学们高兴得一个个弹冠相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敢于挑战旧思想的韩冰是一个坚强、聪明的女孩,她的爱给扬城带来初冬的暖阳,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给古城扬州吹来文明的新风。
B.节约型社会是在生活、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通过与学校里部分成绩尚不够理想的同学的座谈,我们发现在他们身上共同所缺乏的一点就是信心不足。
D.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快乐书记”的朱快乐所带的那个瓜洲镇建华村在他的带领和帮助下从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5.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C.毕淑敏,女,汉族,祖籍山东文登,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沉重的翅膀》,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等。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黎集》。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穿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