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7300字。
语 文 必 修 1 考 试 试 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命题人:安标
试卷部分
【说明:①本试题分“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试卷留作自评;② 答题时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纤绳(qiàn) 颓圮(tuí pǐ)彳亍(chì chǜ) 青荇(xìng)
B、溯流(sù) 枕藉(jí) 窈窕(yǒo tiǎo) 演绎 (yì)
C、莅临(lì) 模样(mó) 给予(gěi) 流觞(shāng)曲水
D、吮吸(shǔn) 缜密(zhěn ) 绮丽(yǐ) 长歌当(dàng)哭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歉收 厉行节约 身体力行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B、蔓延 计日成功 鸿篇巨制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C、轶闻 神彩飞扬 五彩缤纷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D、赝品 成绩斐然 蜚声中外 精成所至,金石为开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
A、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B、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C、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好书。
B、她对我说,近几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忘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与民歌。
C、对高考材料作文应该如何开头在这个问题上,两位作者的看法很不一致。
D.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B.青松,大海,凌霜的菊花和一壶苦茶,交织着一个爱国的,英雄的主题。
C.他昨天到图书馆借了一大摞的书,有《子夜》《围城》等…….
D金,原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
A、或取诸怀抱。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所以游目骋怀 。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
A、长乐王回深父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举酒属客 D、故山殊可过
8、下列各句中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也 B、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苏子当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月出于东山之上
9、选出下列各句“其”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
例:其孰能讥之乎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
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D、其有敢不尽为者乎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6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这是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一首诗。其中的“云梦泽”为古代两泽名;江北为云泽,江南为梦泽,后世为陆地。
10、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欲济”句中“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B.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1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憾”显气势。
C.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D.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意。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上天不容易,落地更难。飞船的回收,是事关整个飞行成败的最后一个环节。回收着陆系统由结构、降落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