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10个字。
往事依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2、反复朗读,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品读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同学们的童年有哪些乐趣,能与我们分享吗?[生发言]今天,我们要跟随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回忆她童年的“依依往事”,去一同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作者简介
于漪 江苏镇江人,1929年生,现年75岁。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理事长。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教学谈艺录》等。
播放于漪录像。简单评价一下:和蔼可亲、热爱生活(最好)、有精神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0分钟完成以下内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请简要概括出作者回忆的几件依依往事:(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可讨论)
回忆一:小时候看画和《水浒传》插图,犹如身临其境。(以趣动人)
回忆二: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以美动人)
回忆三:两位国文老师颂读诗歌的情状,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以情动人)
回忆四: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铭刻在心,一生受用。(以理服人)
找规律
2、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都与什么有关?
与读书(画)有关。
3、“往事依依”应该有许多件,为什么作者的往事都是与“读书(画)有关”?
答:因为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起来,当然离不开读书。
再说,读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开启了“我”的心智,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正因为这样, “我”才对学生时代有关读书(画)这些往事留下深刻印象,产生了依依之情。
4、作者回忆这些往事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迪?(练习第一题)
从作者的依依往事探寻她成长的源头: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三、品味欣赏
于漪的这篇散文,用一个字来评价就是:美。美在哪里:形美、神美。形美—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