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170字。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入五首抒情诗,其中有一首旧体词,两首中国当代诗,两首外国诗。
《沁园春  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借景抒怀。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全诗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真情倾诉,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炼、优美的诗歌语言。 
2、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形象,通过联想和想像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进入诗中的情境,自行体验情感,感悟诗意。
3、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反复推敲诗句,细致深入地体会其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已往欣赏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像,体味诗中的形象和意境,从而深切地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4、熟读背诵诗歌,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体会诗歌的魅力。
教学设想
1、要适当地进行诗歌的比较阅读,认识诗歌之间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感情意蕴等方面的异同。比较阅读可以灵活多样。
2、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扩展阅读,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多读一些诗歌。课本中所选的诗歌,数量十分有限,只能起引导学诗的作用,而学生在课外读一些诗歌,在扩展阅读面、培养读诗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上,都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课时安排
《沁园春  雪》    2        《雨说》       2             《星星变奏曲》      1
《蝈蝈与蛐蛐》   1         《夜》         1               综合性学习           4
检测及讲评          3           合计:14课时
1、《沁园春  雪》
课        型     精读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意境,欣赏词中描绘的形象;结合背景资料,理解借咏雪所                             抒发的思想情怀。
                     2.比较探究,领会作者的创作风格。
                     3.反复品味,对词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做出自己的评判。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                          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把                      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了解毛泽东的思想生平和对中国革命做出的伟大贡献。
教学设想     教学这首词,在艺术特点上,要注意全词是怎样写景与抒怀的,把握北国雪景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