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00字。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的:
1.  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2.  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的完美融合与统一,理解运用这种艺术手法。
3.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  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2.  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的完美融合与统一,理解运用这种艺术手法。
3.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
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  以语言鉴赏为突破口。
2.  重视诵读美读。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文章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的特点,以及揣摩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设疑讨论
4.  重点品读“清晨静观”和“秋风秋雨”两段,这里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融情入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拟写导语来引入课题(板书)。学生可能会写的形式如下,要及时鼓励。
⒈设问式 
⑴你来了解过秋天的韵味吗?
⑵当秋天到来时,你感受到了什么?
⑶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⒉诗歌创设情境式
    ⑴《诗经》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⑵杜牧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⑶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⑷杜甫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⑸柳永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⑹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醉。
⒊对比式
    ⑴春秋对比   春让人满怀希望,朝气蓬勃;秋让人平心静气,深思回味。
    ⑵不同心境对比 刘禹锡:自古悲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毛泽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
                   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学生想法可能很多,教师会有估计不到之处,精彩导语可在教学后记中补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