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60字。
古诗鉴赏答题病例分析
江陵一中 段丙武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诗歌鉴赏题来看,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但答题失误却屡屡发生,得分情况很不理想。除了考生不能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鉴赏的内容外,还存在答题的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在诗歌鉴赏训练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各种答题失误,诊断病因,有针对性地指明问题之所在,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下面结合两首诗词,对学生诗歌鉴赏中的八种常见病因作简要分析,以引起注意。

【题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问: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说明: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指导】“怎样表现离恨苦”,关键是“怎样”二字。此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有三个要点:“菊愁兰泣”、“燕子双飞”和“明月无情”,答题时三者缺一不可。
【参考答案】诗人把“愁烟”、“泣露”将“菊”、“兰”人格化,移情于景,借景抒发自己的哀愁;用燕子的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用明月之“圆”来衬托离别之“缺”,又借对明月的埋怨,含蓄地写出自己彻夜未眠,从而有力地表现了自己的离恨之深。
【病例1】小花小草愁得哭泣生烟;天冷了,燕子成双成对飞去,人却不能。月亮不了解我的心;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
【病例分析】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因此诗歌鉴赏往往有串译一下诗歌的必要。但是这种串译只是鉴赏诗歌的前提,而不是鉴赏诗歌本身。这个回答,只是对诗句作简单的翻译,没有根据题干的要求作答,显然不符合鉴赏题的要求。“以译代析”的结果是没有赏析。
【病因之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

【病例2】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独的离愁苦。
【病例分析】题干问的是“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依据题干的要求,应该回答的是“怎样表现”,而不是“表现了什么”。“怎样表现”也就是作者使用了何种方法、技巧、手段去表现。《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可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此题是对属于形式部分中的关于表达技巧鉴赏能力的考查。但是,有的学生或者疏于审题,或者根本不明题意,或者明确了题意但不知从何说起,故而出现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问答方式:(问)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愁苦的?(答)表现了诗人的离愁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