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湖南省浏阳市第十中学彭望朗
 学习目标: 
 1、概述故事情节;
 2、指出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特点; 
 3、翻译课文;
 4、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 
 教学步骤
 一、复述故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二、字词释义
 1.通假字 
 ⑴可与不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
 ⑶拜书送于庭        
 ⑷召有司案图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一词多义: 
 ⑴负  ①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秦贪,负其强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⑵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⑶幸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则幸得脱矣
       ③ 而君幸赦臣
 写出下列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于
 1).闻于诸侯  
  2).故燕王欲结于君   
  3).归璧于赵  
  4).使不辱于诸侯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6).苛政猛于虎也
 之
 1).得璧,传之美人  
  2).即患秦兵之来   
 3).均之二策   
  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 何陋之有
 3、词类活用: 
 ⑴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舍相如…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乃使从者衣褐
 ④相如前进缶
 ⑵名词作状语
 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相如廷斥之
 ⑶使动用法 (使宾语动)
 ①完璧归赵
 ②宁许以负秦曲
 ⑷意动用法(以“宾语”为……)
 ①且庸人尚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