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两个课时,约3190个字。
敬业与乐业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