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20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选自 《论语》
教者 甘肃榆中恩玲中学(730100 ) 白瑜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文言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
3、了解孔子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 、在反复朗的前提下找准线索,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德育目标
了解孔子的交往艺术,学习孔子的处世之道,树立崇高的理想。
教学重点:
1 、文言知识积累。
2 、从四名弟子的言行中看多姿多彩的性格特征,了解《论语》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依据语境推断词义。
2、了解孔子的交往艺术,学习孔子的处世之道,树立崇高的理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3课时(灵活处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孔子,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共同发表了一个联合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古人叙而不作”《圣经》——不同时代不同人合编,但要义统一,完整。“佛经”——阿难回忆,众罗汉同意,不反对。“经”者,经典也。四书五经、圣经、佛经都含有无比的智慧。今天通过了解《论语》,吸取古人的智慧。
二、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共20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的特点是:一是章节简短,一件事,一段话,自成一篇,章节之间互不相连。二是语言生动、精练、含蓄。话不多,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其中警句格言丰富:“温故而知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三是在简短的对话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