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60字。
单元知识要点复习(1)战争题材单元
一 生字(自己注音):芜荻殷督溃皖莽宿绥靖豫阌鄂歼辖禧濂聿篙疟舀仄裹莱 萨 堡 契 柯 窖 芯 迫珐琅瞥鹭箧戮苓赫裸
二生词(查字典注释):均是 突破 冲破 溃退 绥靖 阻遏 管辖 编算 清爽 挂花 仄歪 张皇失措 寒噤 央告 转弯抹角 悠闲 月明风清 蹿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拂晓 鞠躬 肃穆 瓦砾 颤巍巍 赞誉 典范 惊骇 晨曦 赃物 箱箧 制裁 荡然无存 杀戮 纳粹 蜿蜒 荒谬 憧憬 执着 健忘
三课文内容结构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毛泽东《人民日报》芦花荡
孙犁
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其作品清新秀雅,因以《荷花淀》最为著名,所以人称“荷花淀派”。本文选自《孙犁文集》白洋淀纪事之二蜡烛
西蒙诺夫 苏联作家
选自《阅读与欣赏》茅盾译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法)作家,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本文选自《雨果文集》第11卷,程曾厚译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美籍华裔女作家。本文选自《人民日报》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气势磅礴)
电头:材料来源,时间(及时,真实)
导语:人员,人数,战线,区域,结果(简明)
主体:
中路军:24小时内渡过30万人
西路军:35万人已渡过三分之二 原因:我军锐不可当,敌军官兵厌战
东路军:突破很巩固的防线35万大军大部渡完(歼灭 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毛泽东汇总各路战况,报道全线捷报,气势磅礴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是军事重地。
回顾过去:(1)蒋介石对南阳的态度及蒋军溃败的背景
(2)河南基本解放——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内容不局限于南阳解放,而由南阳解放说开去,叙述一年多来中原战局的巨大变化,中原我军的巨大胜利。引子:交代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和主要人物,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开端,发展:主人公护送冀中两女孩回苇荡,其中一女孩负伤的经过。
高潮,结局:主人公智斗日本鬼子的经过。
芦花荡》是以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斗争为题材的小说。小说在飘逸精巧的叙事中蕴含着一股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时间:1944年9月19日20时
地点:贝尔格莱德萨伐河前的方场中央
人物:贝尔格莱德的一位老妇人
起因:老妇人目睹了一位红军战士为解放贝尔格莱德而牺牲。
经过;老妇人不顾年老体衰冒着敌人的炮火,用了一夜时间掩埋了烈士,并在坟上点燃了她珍藏45年的一对结婚喜烛。
结果:老妇人的结婚喜烛将永远燃烧在人民心中。
世界奇迹圆明
园(文明)
征求意见 消 全部赞誉
给予赞赏 失 (谴责反语)
两个强盗
洗劫(野蛮)
立场鲜明,爱憎分明
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引子:萨特的 话—点睛之笔
第一部分:来到纪念地—写所见所闻
第二部分:看纪念演出——记述朗诵、合唱、歌剧等演出活动
第三部分:参加座谈会——写华裔作家联盟想起南京大屠杀
第四部分:参加纪念馆—摘录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