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70个字。
在山的那一边
滕小伟 B41030463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
1. 老师范读,并教给朗读的方法:重音、停顿、节奏、情感。第一小节要读出童心的好奇,第二小节要读出感悟的激情。
2.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诗所描写的内容,该怎么说呢?(我渴望海、追寻海的过程)
3、本诗的山和海除了字面含义外,你认为还应该有什么比喻义呢?
明确:其中“山”比喻困难、障碍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边是海”实则是诗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积极行动。“山”不止一座,只有坚持不懈翻过连绵群山,才能见到那美丽的大海;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挠的艰辛跋涉。
4、那么,你认为作者写这首诗是想告诉读者什么呢?
明确: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向往和执著追求,即使遭遇挫折,曾经失望,也决不放弃,百折不回。(要达到一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5、本诗分为两节,这两节诗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从两节诗所写的时间、事情、心理、方式四个方面来比较这两首诗。
明确:从时间看:第一节写我童年时期,第二节写我长大以后;从事情看:第一节写我渴望海,第二节写我追寻海;从心理看:第一节写我的向往和困惑,第二节写我的感悟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