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60字。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引领学生细心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充分感受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
2、通过朗读,引领学生领会文意,感受作者深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Flansh
导入:听着这首歌,相信同学们的心情和我一样是沉重的,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被烙上了灾难和耻辱的印痕,日寇的铁蹄揭开了悲剧的序幕,从那一天起,沈阳、东北三省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苦难与抗争。1941年9月18日,一位流浪在关内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遥望生他养他的故乡,找寻着家乡的大熊星,满怀悲愤和思念,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土地的誓言》。
范读感知
先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朗读,触摸语言,走近课文。同时在听读过程中,请大家勾画出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心扉、扣动你的心弦的语句。
教师配乐朗读
同学们,通过老师的朗读,透过这些方块字,也许此刻你已经被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所打动,所感染,现在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说说最能扣动自己心灵的语句。
学生回答
朗读赏析
A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每一个语言的背后,都有一颗诚挚的心灵。”那么,端木蕻良为什么要对土地发出如此情阵意切的话语,原本这又是怎样的土地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第一段中描写土地的语句。
交流:
放声读、思考:
(1)这里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那么,在作者的眼里,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