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3880字。
新洲三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2006.1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自己的考号、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卷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百舸(kě)    绽放(zhàn)                  漫溯(sù)           飞翔(xiáng)
B.絮语(xù)         青荇(xìng)               罗绮(qǐ)           峥嵘(zhēng)
C.漪沦(yī)      隽永(juān)         宁谧(mì)          跫音(qióng)
D.倾圮(pǐ)      发酵(jiào)            慰藉(jí)            彷徨(huá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愁怅       斑驳       倩影        缥缈         游目聘怀
B.祈祷       炫耀       攀援        高腴         迫不急待
C.熨帖       峻峭       安详        坐落         如愿以偿
D.点辍       废墟        寂寞        干躁         旅进旅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________的。
(2)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________,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3)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________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4)散文对读者的吸引力,来自作者人格与心灵的________。在那里,作者的心灵总是向读者敞开着,不论是刻画自己,或者描叙人世,他都毫不隐蔽地融进自己的个性。
A.风味    婀娜    沧桑    坦白         B.风味    袅娜    沧桑    表白
C.风情    袅娜    苍凉    坦白         D.风情    婀娜    苍凉    表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阐述了他对人生真谛的哲理感悟,无论是课内课外,同学们都读得出神
入化、热泪盈眶。
    B.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应适当配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
   C.课堂上大家对《荷塘月色》的主题进行了见仁见智的讨论,尤其是李老师的发言起了狗尾续貂
的作用。
   D.刘教授家的书柜里摆满了许多古代典籍,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典籍时,总是如
数家珍。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变革创新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发展。
       B.获得一家大型品牌评审机构认可和褒奖,是众多走国际化路线的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
       C.霍金的宇宙学说使上帝没了用武之地,罗马教皇也不得不弯下腰向他表示敬意。
D.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我们编写了这套选修课教材。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网络成瘾症:青少年健康的新“杀手”
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竟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
一时间,青少年沉迷网络成为了社会关注热点,许多人认为青少年思想意志薄弱,呼吁加强网络监管。专家认为,一些青少年之所以长期迷恋上网,很多是由于“心瘾”造成,而这种行为是一种病态,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对疾病也要进行科学的治疗。
对5所学校的4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达到了10%-15%,而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并进行治疗的却不足5%。专家为此提醒:在青少年从互联网上获得知识的同时,千万不要让他们病倒在电脑屏幕前。
据调查,青少年已成为社会网络活动的主体。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14.8%,初中生为26%,高中生为38%。同时研究也表明,网络成瘾症的发病年龄介于15岁—40岁之间,24岁以下的网民占总人数的51.1%,青少年是易患此症的高发人群。
专家认为,青少年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在这一时期也存在着性格的不稳定性,期望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这种欲望需要正确引导才能“从善如流”。如果缺少了正确的引导,他们这种获取知识、满足欲望的心理就很可能导致网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