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
幼时记趣教学案
年级 初 一 科目:语 文 课型:新授课 内容:幼时记趣
课时:两课时 编写:王英俊 审核:王英俊 时间:2006. 9.1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独立合作的研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词典,学生课文中的生字,读懂课文内容;
2、了解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用法及文中的特殊句式,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3、理解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年生活和乐趣;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以及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目标2、3、4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1、《幼时记趣》选自:《 》,作者: ,字: ,苏州人, 代作家。
2、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⑴藐小( ) ⑵鹤唳( ) ⑶怡然( ) ⑷土砾( ) ⑸丘壑( )
⑹庞然( ) ⑺童稚( ) ⑻凹凸( ) ⑼癞蛤蟆(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⑴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
⑵项为之强 ( )
⑶故时有物外之趣 ( )
⑷以丛草为林 ( )
4、完成下表,理解课文中奇特的想象。
原 物想象物
蚊 群
蚊群冲烟飞鸣
丛 草
虫 蚁
土砾高凸处
土砾低凹处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童年时代或许都观察过蚂蚁,那你看到蚂蚁搬家或搬运事物时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乐趣?今天学习一篇清朝人写的文章,来了解他在幼小时观察微小生物产生的丰富奇特的想象及其中的盎然兴趣,也许它会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2、生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试着断句并自由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1、2段:结合注释、词典,试着翻译这两段的意思,把自己翻译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最后把小组统一的译文在全班内交流。
4、教师指导,强调重点:
⑴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⑵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余 明察秋毫 故 和 拟 强 怡然称快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