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140个字。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5909字,不含答案2188字
老师寄语:亲爱的同学,逝者如斯夫,转瞬之间,第三单元已经学完了,你掌握得怎么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自测一下吧!相信你,你能行!
友情提醒:认真阅读题目要求,你一定会解答下面的题目的。
第一部分  语言万花筒(36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考考你的汉字基本功)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生活需要温馨,需要甜美,需要春风,需要夏雨……牵挂,是人与人之间—种珍贵的情感。它没有虚伪的杂质,也没有功利的色彩。牵挂,是慷慨的给予与无私的奉献,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dǎo。牵挂,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shèn楼,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细节与作为。
()()()()
2、(考考你的古诗积累)历代文人诗词中咏月的句子浩如烟海。请你分别写出两句你在课外阅读时积累的句子。(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这些诗句,说说你有什么感悟? (2分)

3、(你能按要求修改语段吗?)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6分)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箱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到?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①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重复,应该删去的是:
  ②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当,应调整为:
  ③文中加点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为:
4、(你能结合上下文仿写句子吗?)在横线上,仿照前面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续写一句话,要使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2分)
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二、赏析与判断(8分)
5、以下四句诗,都是借“月”抒情,但所抒之情又不尽相同,其中与众不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②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③  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④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6、选出诗句引用不当的一项(  ) (2分)
   A.张华做数学题,苦思冥想好长时间,终于找到解题思路,心中大喜,于是脱口而出:“唉,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B.任星非常想念远在美国留学的哥哥,中秋节将至,他将思念之情绘制成一张卡片,并在上面写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给远方的哥哥。
   C.老王儿时的朋友邀请他回乡做客,第二天老王兴高采烈地登车前往。邻居老张问:“老王,这么高兴,今天到哪儿去呀?”老王笑着说:“我呀,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今儿我要回老家做客去。”
   D.彻夜雷雨,第二天晴空万里,久旱的稻子一宿之间好像又长高了许多,显出勃勃生机。王明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感慨地说:“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
7、对下面这首诗的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A.这是陆游写的—首山村记游诗,题目中的“游”意思是游览,“山西村”指作者故乡山阴的一个村庄。
   B.诗的首联和颔联写诗人做客农家,农民以酒食款待。来时山重水复,疑无前路,忽然眼前出现一个柳阴浓密、花开鲜艳的山村,令人感到非常喜悦。
   C.颈联和尾联写诗人看见衣着简朴的村民,吹箫击鼓,准备社日祭神,古朴的民风感染了诗人,于是内心顿生重游之念:今后若有闲暇,定将乘月色,拄拐杖,随时前来探访。
   D.在表现手法上,全诗通过视觉和内心感受,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的农村风俗画,写诗人所见所闻的民俗风情,抒发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挚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