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汉字的魅力
一、教学目的及其阅读重点阐述
1.汉字的特点与魅力: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2.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介绍事物、解释事理而向读者传授相关知识的文章体裁。根据语体,说明文又可分为科技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科技性说明文的语言简明平实,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本文属于文艺性说明文。我们称它为“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作者袁鹰是一位散文家。《汉字的勉力》这篇科学小品,作者运用散文的笔调,设置了鲜明生动的标题,用形象生动的事例开头,用富有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娓娓道来,把汉字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魅力说得引人入胜。
二、教学时数:1课时
三、课文简析
《汉字的魅力》是散文家、儿童文学家袁鹰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写的一篇科学小品。读者对象主要是海外同胞,写作目的是说明汉字的魅力,希望海外同胞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全文共9段,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2段),举例说明汉字能给人美妙而大胆的联想,从而说明汉字在表形上的魅力。
第1段由3句话组成。第1句用近似讲故事的方式举例。
“明”是由两个象形字“日”和“月”组成的会意字。古文的“明”写作 ,非常富有形象性。“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作者用儿童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的心理。“雷”“雪”“霜”三个字都是形声字,同样富有形象性,在辞义上都与“雨”有关。这四个字富有典型性和趣味性。第2句用对话的口吻,赞扬异国他乡的小孩子对汉字“清楚的反应和感受”。第3句写出原因,作者用比较法说明外国文字不可能给孩子以“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反过来说,只有中国文字(汉字)能给人美妙而大胆的联想。所以,作者在第2段顺理成章地说:“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勉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勉力。”“几乎”一词是作者留有余地的说法,表现了谦虚的态度。
第二部分(第3—4段),希望海外同胞耐心细心地教孩子学好汉字,说明汉字在表意上的魅力。
第3段,希望年轻的海外同胞利用汉字的勉力带着孩子走进汉字大花园。作者采用设问句引起海外年轻同胞对学汉字的思考,然后用第二人称,采用与他们谈心的方式,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要教会自己的孩子学好汉字。“耐心地、细心地”是一种应抱的正确态度,“一个字一个字”教下去,是教汉字的方式,“慢慢地”培养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教汉字的目标。“一个字一个字教下去”,“慢慢地培养……兴趣”,也是“耐心’、“细心”的具体体现。当孩子能追问时,说明“实际上你们已经带着孩子走进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作者在这里把汉字的丰富多彩比作“奇妙绚丽的大花园”,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这个“大花园”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吸弓l力,“他从此必定会一步步欢笑着、跳跃着奔向前去了”。“必定”,强调不容置疑;“欢笑着、跳跃着”,写出孩子的欢笑心情和欢快动作。有良好的开端(第一步)必定有良好的结果。吸引力就是汉字的勉力。
第4段,写依靠汉字去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说明汉字内在的轻力。由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一生都将同充满怎力的汉字作伴”。汉字是汉族人民交际的工具,我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都是用汉字写成的。掌握了汉字,就能“依靠它浮游生活的海洋、知识的海洋和科学的海洋,依靠它去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两个“依靠”强调了汉字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进一步从内涵上说明了汉字的勉力。王个“海洋”喻生活、知识、科学的广阔无边,一个“风帆”喻汉字的巨大功能。接着作者通过与外国语的比较,进一步说明汉字“不会忘记”,而且“越来越境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