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55张。内容生动翔实。另有教案和学案。
《春》教案
羽佳初中   查益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识记  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  用等修辞手法。 
  B.理解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C.应用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D.综合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 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2.能力目标:E.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 生的朗读能力、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目标:F.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入
或2.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板书课题、作者) 
二、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
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三、知识回顾(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四、范读、疏通字词 
    1.听朗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è)  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五、整体把握,理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