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
《济南的冬天》讲学稿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和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
4、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二、学习重点
1. 理清思路,了解课文怎样抓住“温晴”这一特征来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的。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揣摩课文语言,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学法指导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它不仅仅是一篇美文,而且也是一幅山青、水秀、天蓝、地暖的冬景图。老舍是一位语言大师,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面,功力极深。因此,采用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动手能力,要有自己的个性,对作品有独特感受和体验。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济南风光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美丽的城市就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的济南,济南有著名的千佛山。清代作家刘鄂在他的《老残游记》中这样写它:“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济南多泉水,有著名的大名湖。刘鄂写它“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济南的山水在冬天是如何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文学大师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
(一)自查资料,将查到的关于老舍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老舍(1898-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作者1931年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澄清( ) 水藻 ( ) 镶边( )
贮蓄( ) 着落 ( ) 发髻( )
2.解释下列词语。
(1) 贮蓄:
(2)空灵:
(3)响晴:
3、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用括号中的词语写一段话,描绘一个场景或画面。要求语句通顺、句意连贯。(空灵 贮蓄 安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