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50字。
如何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
执教者:  泉州外国语中学  王涛
【能力要点】
 1.  掌握读解古诗的思路门径规律。
 2.  审读题干,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
 3.  学会调度使用常见的鉴赏术语,组织好答题语言。
【题型示例】
 [例1] (2003年全国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例2]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筹边楼*      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注:①李德裕建筹边楼于成都府治之西,运筹帷幄,使得边境安宁,百姓安居。②边头:边疆地区。
(1)诗歌前两句用“平临云鸟”和“壮压西川四十州”写出了筹边楼的             ,通过写楼赞颂了                 。
  (2)诗歌后两句视角独特,在前两句写景基础上,发表议论。请结合全诗,说明作者的意见或看法。
 答:                                                                       
  [例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词人用“山寒、芦深、孤舟、月明、笛声”这些意象表现出怎样的情景? 结合李煜的身世,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从上述三例可见,古诗鉴赏的考查不管怎样设题,所考内容无非是围绕三个问题:①“写什么”——解读意象、意境、内容;(如[例2(2)][例3]第一问)②“怎样写”——简析语言、表达技巧;(如[例1])③“为何写”——揣摩主题、情感、观点态度(如[例2(2)][例3]第二问)。对一首古诗作初步鉴赏,说到底就是思考解答这三个问题,这是解读、鉴赏古诗的思路规律。
【解题技巧】
 一、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
题的前提和入门。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例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①诗人写此诗时68岁。两年前以“嘲弄风月”的罪名弹劾罢官、归隐山阴(今绍兴)故居。②轮台,汉代西域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什么样的形象?这首诗怎样刻画这个形象?
  答:                                                                                                                                                
  二、审读题干,弄清要求,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
解答古诗鉴赏题,同学们比较大的一个困惑是,看懂了题干,但不知从哪个角度回答:
该答思想内容方面呢还是表现手法方面,该答表达方式方面呢还是修辞手法……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一困惑,兹将一些常见的设疑方式及其解答切入点列举于下。
 (一)“写什么”方面的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这是考意象的读解。我们只须联系诗歌的感情基调或一定的文化心态,推测其在诗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或指代义)就行了。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这是考意境的读解。我们只须答出诗歌用何手段(如触景生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
如何做到情景相生或情景有何特点就行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