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20字。
《斑羚飞渡》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A
一、情景导入。
介绍斑羚这种动物,多媒体出示资料,了解其过去、现在与将来。
二、明确要求。
斑羚这种为种族生存而不惜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壮举,给我们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这节课我们就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建立一座学习交流的桥。
三、描绘彩虹桥。
1.录音范读:学生画出描写彩虹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2.学生绘画:陡峭的山峰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桥。
3.小组讨论:说说这种衬托手法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四、复述生命桥。
重点研读“飞渡过程”这一段,有条件可用多媒体展示其飞渡画面。
1.复述“飞渡”:抓住关键动词,运用文中精妙的比喻句。
2.再现“画面”:可多媒体展示,或可让学生绘制。
3.刻画“细节”:小组合作研讨,说说最感人的地方、最让人惊愕的地方或者是最让人难以置信的地
方,并要求讲出理由。
4.赞扬“生命”:探究这种牺牲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如:斑羚群的高度团结;奉献自己,保全种群;以身试探,毫不畏惧;临危不乱,组织有序等等。
五、搭建情感桥。
1.建立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的情感。
探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动物也有母爱吗?
明确:这种情感更高于母爱,这是斑羚们根据自己的天性、本能行事的。老,只为种群作出牺牲;小,也没有什么感激,有的只是再生的喜悦。
2.建立人与斑羚的情感。
探究:人类将斑羚逼上绝境,十分残忍,而斑羚牺牲一半挽救一半令人敬佩,那么人与斑羚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明确: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而文中的“我”则已经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
3.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
探究:人类应该怎样做?你对狩猎队可说些什么?
明确: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文章给了我们一
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可引导学生从“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