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60字。
18.杨修之死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练习复述; 
2.学习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任务:疏通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 之一——《水浒》的艺术魅力,其实“四大名著”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修之死》一文,仔细品尝《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二、作者及作品
1、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他生活的年代政治腐败,作者郁郁不得志,于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编著《三国演义》,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罪行,寄托了人民渴求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愿望,以古鉴今,抨击时政。
2、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文选自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事情发生在魏、蜀汉中之战的最后阶段。蜀兵据险固守,魏不得进,魏军主帅曹操深感进退两难。
杨修,曹操手下一位素负才名的文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阅读课文,撑握这词
屯tún兵    鸡肋lèi    主簿bù      汝rǔ     恃shì才放旷   
  酥sū    恶wù     朝zhāo歌长zhǎng吴质    叱chì    阜fù
2、记叙的顺序有哪些?(顺叙、插叙、倒叙等)本文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顺叙、插叙)找出插叙部分并思考其的作用。(与顺叙相结合,层层深入,揭示杨修之死的原因,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
    3、根据课文的记叙顺序给文章分为结构 
        第一部分(1——3),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4——9),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