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题,约12750字。
安徽舒城晓天中学2006-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五单元检测
高  二  语  文  试  题
(分值150分,时量150分钟,作文晚自习完成)    2006.12.6  命  题:语文组 方春生
 1、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2、请用兰颜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作答,注意卷面整洁、书写规范.。3、将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第1卷
一、单项选择题(2*13=26分)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词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弥(mí更加)繁    洎(jì及,等)牧以谗诛 思厥(jué相当于“其”,他们的)先祖父 革灭殆(dài大概)尽
    B.有碑仆(pū倒)道   汝识(shí认识)之乎    幽暗昏惑(迷乱)                    或咎(jiù责怪)其欲出者
    C.谬(miù错误)其传  何可胜(shēng尽)道  无物以相(xiàng帮助)之              逸豫(安乐)可以亡身
    D.及仇雠(chóu仇人)已灭   与契丹约(订立盟约)为兄弟  率(lǚ一概)赂秦耶      皆石穴罅(xià缝隙)
2.对下列加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桴止响腾(传播)   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和)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
    B.水石相搏(击、拍)   诸侯之所大患(担心)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确定)矣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先前)
 C.其孰能讥之乎(谁)    苟以天下之大(苟且)    始速祸矣(招致)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应当)
    D.则或咎其欲出者(错误)    微风鼓浪(振动)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说)    下临深潭(靠近)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火尚足以明          ②举以予人     B.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②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顺风而呼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语最相近的一组是  (    )
    ①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⑤及凯旋而归之⑥仓皇东出  ⑦自以为得其实  ⑧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A.①③④    B.②④⑧  c.③⑤⑥    D.⑥⑦⑧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③籍吏民,封府库④辞殿下楼,辇来于秦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⑥逸豫可以亡身⑦沛公军霸上⑧仓皇东出  ⑨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⑩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A.②⑤⑦⑧    B.②③④⑤    C.④⑦⑨⑩    D.①④⑧⑨
6.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是    (    )
    ①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④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⑤蚓无爪之利,筋骨之强⑥古之人不余欺也⑦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⑧不拘于时⑨石之铿然有声音⑩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A.①②/③⑤/⑥⑩/④⑦⑧⑨    B.①⑦/④⑥/⑤⑨/②③⑧⑩
    C.①⑦/④⑤/⑥⑨/②③⑧⑩    D.①②/③⑦/④⑤/⑥⑧⑨⑩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暴秦之欲无厌 B.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  C.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D.至莫夜月明
8.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专家学者在研究古书的时候为什么不能不深人思考并且慎重采纳的原因。
    B.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然而力量足够到达那里(而没有到达),    (这)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悔恨的。
    C.尔其无忘乃父这志——你也许不会忘记你父亲的志向吧。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国多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败退。
9.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在散文方面极具影响力的八位作家,他们是唐代的“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B.古籍中如果姓名、籍贯、官名、字号连称,一般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
    C.“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中的“至和”是宋仁宗的年号,是年号纪年法;“元年”的“元”是“首”的意思,“元年”即为“第一年";“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以“某”代名是表示谦称。
    D.“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以牢告庙”中“少牢”指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称“太牢”。“牢”本是养牲畜的圈,“亡羊补牢”中“牢"即为此意。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苏洵,字明允,散文家。与苏辙、苏轼并称为“三苏”,皆以文学著名。著有《嘉祐集》,其中《权书》有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六国论》即选自此书。
    B.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世称王荆公。宋神宗时积极推行变法,列宋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C.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提倡“文”“道”并重,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裁。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一格。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贡献尤为突出,他开拓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以诗入词,并创立了婉约词派。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建设“活力六安、魅力六安”,使六安人民纷纷行动起来了。
 B.防止煤矿不出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安全工作。
 C.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是,他完全可以说尽力而为无怨无悔。
 D.这场比赛是六安队和合肥队争夺冠亚军,肯定十分精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
  “西方国家摄取食物的方式,是导致其他地区饥饿的主要原因。”这是前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提出的警告。据统计,30年前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要吃掉50磅的肉,而近年来,光牛肉每人就要吃掉100磅,大多数人每年吃下去的蛋白质是身体需要量的两倍。有人计算过,美国人每年吃掉的肉若换算成谷类,平均每人的用量将超过1吨,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均谷物消耗,还不足400磅。一项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美国的谷类有80%到90%都是拿来喂动物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