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2张。本课件设计简洁、新颖,各种手的图片的呈现,记录手的档案,多角度感受手的特征,体会手背后的内涵,写颁奖词和仿作,衔接自然,板块合理,体现了作者的创意和新课程的理念。
有教案1790个字。 
一双手 
学习目标 
1、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知道林业工人张迎善手的特点。 
2、学习本文抓住最具特征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及以小见大的手法。 
3、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对劳动者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1、明确本文从多角度写手的特点。 
2、学习本文抓住最具特征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能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作。 
3、了解张迎善的精神精神品质,用颁奖辞的形式抒发对他的崇敬赞颂之情。 
学习难点 
1、用颁奖辞的形式抒发对张迎善的敬仰之情 
2、能抓住最具特征部分描写人物外貌,表现人物品质,揭示中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请大家一起来做进行一次活动:看图猜想——看下列手的图片,猜一猜手主人的大致年龄和职业,并说说这样你猜想的理由。(生看图说理由) 
在看图猜想中,我们一致认为,一双手的大与小、嫩与老,与这个人的年龄、职业、操劳程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然而世界上总有例外的事情。偏偏就有这样一双手,它与主人的年龄极不相称。他是谁呢?为什么他的手与众不同呢?相信,我们一起学了姜孟之的《一双手》后就会明白一切的。 
二、示标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见投影) 
三、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你这样概括的理由。 
2、了解张迎善的年龄、职业,感知其手的特点。(生读文章、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四、细读探究 
通过阅读思考交流,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知道32岁的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具有大、老、坚硬等特点,了解了这双手在绿化造林中的突出贡献,下面,请同学们细读文本: 
(一)、边默读边划出写手的语句,然后思考下列各题。 
1、文章是怎样去写一双手的? 
2、这双手由常形变奇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看到张迎善具有哪些品质呢? 
3、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二)、小小组合作讨论以上各题。 
(三)、各组代表全班交流。(以上均投影) 
(师边投影边小结(一) 
(一)描写人物,可以从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为了极俭省的表现人物,在肖像描写可以着力画眼睛。但本文却别开生面,抓住一双最具特征的手来表现一个人物。这固然是因为作者和被采访者见面时一握手就震惊不已,觉得握住的简直不是一双手,而是“半截老松木”,从而激起了强烈的欲望;更重要的是,作者把握住了“一双手”与一个林业工人的关系:“栽树是手活……往土里插三四次。”而“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看到了“一双手”,就从一个典型的侧面认识了林业工人;抓住了“一双手”进行描写,就获取了一个表现林业工人的最佳角度。独具慧眼地把握角度,抓住最具特征部分描写人物外貌,这是本文的重要特点,也是今天我们要学到的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投影“抓住最具特征部分描写人物外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