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40字。
《鲁周公世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理解作者对周公的崇敬之情,在此基础上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3、与本纪比较,明确“世家”所记述的是哪些人的事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
 2、通过概括周公的生平事迹来体会学习周公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
    部分文言字词的理解
教学设想:
    本文准备上四课时左右,前三课时疏通全文字词注音、字义及句子理解,了解全文主要内容。第四课时以概括归纳为主。分析周公事迹及精神,总结文章主题、艺术特色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解题:
 “世家”,《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共30篇。  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司马迁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要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在《太史公自序》中,他激动地回忆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可见,周公的榜样力量是激励司马迁完成《史记》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篇内容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地来看,周、孔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泯灭个性,过于保守,强调等级,以及由此带来的繁缛的礼仪……凡此种种,要批判地对待。另外,司马迁对周公的极度褒扬之中,也表现出司马迁思想的局限。
 三、疏通字词注音                                                                                           
钺(  )   穆卜(  )籥(    )瘳(    )  金縢匮 (     )   吐哺 (     )践阼(     )     鸱鸮( )雒(  )奭(    )大诰(     )祉福(     )揃(     )谮(   )    昃(    )       糗粮(   )  牿(   )濞(     )
四、疏通课文、字词解释
1、文段概括:
    第一部分(1-2)集中表现了周公幼时的笃仁纯孝和平定管、蔡叛乱的坚定果断,牺牲个人时的义无反顾
    第二部分(3-10)着力表现了周公辅佐成王时的忍辱负重,告诫成王为政之道时语重心长,为巩固周王朝统治作出的不懈努力。
    第三部分(11-12)周公的事迹感动天地。
    第三部分(13-15)周公的品德与鲁国后世无道君臣进行强烈对比,揭露腐朽没落统治者的丑恶本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