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3张。教案约3630字。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  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CAl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
领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