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课时,约4800字,教学过程体现了新教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登泰山记》教学案例
授课人:庞根   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时间:2005年11月4日(星期五)第二节    
 班级:高二(8)班   
一、案例说明
本文在教材中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自学为主,但在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我作了灵活处理。首先是适应教学大纲的要求,即文言文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将课文置于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的大背景中,让学生对祖国宝贵的文学遗产有相对完整、系统的宏观把握。其次,是为适应学生实际的需要,针对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结构状况不理想的特点,还需补充基础,但主动探究、发现的学习心理机制的激发、形成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自主发展的关键。对高中学生应“乐”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和成果中。需要教师创设好探究情景,让学生尝试探究、品味探究,有所发现、有所成就。 
第一课时,通过自读、问难、质疑和教师检测,基本疏通文章内容,并小组合作拟出本文出现的重要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以及一些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由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重点体会本文写景、记叙的手法,了解体会桐城派散文的风格。
二、       案例描述
第一课时,出示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包括了本文所有的文言知识点和结构思路及每段的大概内容),由学生按四人小组合作的原则,小组长组织,把问题答案进行归纳整理,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解决难点。同时还要求每一小组不时的有读书声,热烈讨论声。快下课时老师问同学们对以上几个问题解决得如何了,同学们齐声回答,完成得差不多了。
下面着重对第二课时的过程进行描述。
(一)   导入
以“五岳”的知识和在多媒体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展示泰山风景图片导入新课 。
师:同学们,我国的名山大川特别多,其中的“五岳”就是其代表之一,它们都沉淀着中国古老面神密的历史文化。那么“五岳”都是哪些山呢,知道吗?对了,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现在,我们即将去泰山游一游,享受一顿美妙的文化大餐。——(多媒体播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通过字幕介绍有关知识)
学生们赞叹不已,进入了情境。
  (二)作者及“桐城派”简介
师:刚才对于泰山的风景,同学们已大饱眼福,有何感受?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看清代的姚鼐登泰山会是什么感受呢?我们即将来通过他的名作《登泰山记》来体会他的感情。先来认识一下姚鼐。
——(多媒体投影以下内容)。
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
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