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字。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二、 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 安排一课时教学
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 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写景的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写景。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写景的句子。
教学方法
多媒体、提问式 朗读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语
我们都知道五月岳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其中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曾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说,也曾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可见泰山的高峻雄奇。那么我们就走进姚乃的〈〈登泰山记〉〉,一起领略泰山的雄姿。
二、 介绍泰山
1、指出泰山在祖国的位置
2、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3、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拔起于中南群山之上,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泰山风光横跨泰安、济南、历城、长清之间,北距泉城济南60公里,南去孔子故乡曲阜7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三、 泰山部分景点介绍
四、 作者介绍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五、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每一段写了什么?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板书:交代泰山位置 ---- 记叙登山过程 ----- 描绘日 ---- 返记人文景观 ---- 补写自然景观
2、教师总结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