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0分,每小题2分,共20 题)<br>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r>
A. 挥斥方遒qiú 青荇xíng 踟蹰chíchú 纤绳qiàn<br>
B. 氓之蚩蚩máng 机杼zhù 侘傺chàchì 油腻nì<br>
C. 羽扇纶巾guān 商贾jiǎ 箜篌kōnghóu 李煜yù<br>
D. 雕栏玉砌qì 羁鸟jī 玳瑁dàimào 公姥mǔ<br>
<br>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r>
A.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r>
B.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骄美的容光。<br>
C. 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海的船只就会被覆亡。<br>
D. 因为那个隐密的愿望而苦恼心伤。<br>
<br>
3、选出下列各组加线词中意思不同的一项:<br>
A.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乔初嫁了<br>
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br>
C.千古风流人物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br>
D.多情自古伤离别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r>
<br>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r>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br>
B.《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作者是著名的“朦胧派”诗人梁小斌写的。<br>
C.《山民》借一个山民的口吻,叙述了“人”不安分于“山”,总向往着海。<br>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br>
<br>
5.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r>
A.其实,明崇祯皇帝勤于政事,可谓夙兴夜寐,亡于闯王乃大势所趋,实不得已。<br>
B.她们两人婚前信誓旦旦,婚后却同床异梦,变化真快。<br>
C.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钟砭现实,形成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br>
D.作诗需要技巧,但技巧不等于矫揉造作,扭扭捏捏,也不等于堆砌词藻。<br>
<br>
6.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br>
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br>
B.李煜、苏轼、姜夔、辛弃疾<br>
C.苏轼、秦观、温庭筠、李煜<br>
D.柳永、李清照、李煜、辛弃疾<br>
7. 选出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br>
A、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br>
B、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br>
C、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br>
D、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br>
<br>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r>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诗经》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br>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br>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br>
D.“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br>
<br>
9.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br>
A.⑴ 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 ⑵ 她唱的音调好凄凉。<br>
B.⑴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br>
⑵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br>
C.⑴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⑵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br>
D.⑴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⑵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br>
<br>
10.下列诗句的抒情方式不是直抒胸臆的一项是:<br>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br>
B.我热爱秋天的风光。<br>
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br>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br>
<br>
11.中国古诗词讲究“炼字”,“意胜”,下面诗句与“波心荡、冷月无声”所表现的意 境相差较大的一项是:<br>
A.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br>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r>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来。<br>
D. 杨柳岸晓风残月。<br>
<br>
12.阅读下面现代诗,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br>
<br>
一句话<br>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br>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br>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br>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br>
(节选自1928年出版的闻一多诗集《死水》)<br>
<br>
A. 诗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指的是“咱们的中国”,即“我们大家的中国”。<br>
B.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指的是在封建统治下,中国人民不能当家作主的现实。<br>
C.“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显示出中国人民蓄积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br>
D.“说不定突然着了魔”,流露出一个民主战士徘徊的心境。<br>
<br>
<br>
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4两题<br>
赤 壁 杜牧<br>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br>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br>
赤 壁 胡曾<br>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br>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br>
<br>
13.对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br>
A. 杜诗中“认前朝”的意思是通过断戟认清了三国历史。<br>
B. 杜诗中的“二乔”是指大乔、小乔。她们是吴国美女。“锁二乔”形象描绘出假想中曹操得胜后的骄恣之态。<br>
C. 胡诗中“烈火西焚”直接描绘出战争的激烈,魏旗被焚点明战局已定,胜负已明。<br>
D. 胡诗中“不假挥长剑”是指周瑜不凭借兵力,而是凭借人事谋略战胜了曹操。<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