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0字。
记叙文教学
第一个问题:关于新课标学习的几点体会
新课标的核心
基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课标教学目标的特点
三维一体: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统一:
1,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的统一.
2,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强调了学习的过程,强调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3,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学习根本性的任务:
在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环节中,我们不只要关注语言文字,不只要关注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形式和技巧,我们还必须关注学生的"思想素质"与"审美情感".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1,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探究能力.
2,形成较为健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两者关系
课程标准[纲领]
课堂教学[行为]
写作教学的核心
写作能力的核心是思想感情.当学生还不具备足够宽阔的"人文"空间,而一位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必须义不容辞,必须一片真诚.即使我们只拥有狭小的居室,我们也要在小小阳台上,在学生的心田里,经营一片绿色……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作文教学应该抓住:
1,认知
2,情感
3,过程
认知与情感是在教学过程体现的,作为语文教师,关键是教学过程.
目前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1,重形式:强调引入学生作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重在一个"诱"字.到"怎样写",就滞住了.
2,重包装:新的概念漫天飞,换汤不换药.例如,各种"概念"作文,各种"颜色"作文,把写作形式冠以某种颜色等.一个新概念的产生应该与过去的做法有明显的区别,例如纳米,克隆等.
3,轻规律:内容浮泛,观点加例子的说教.
4,轻实际:轻视实际操作的本领 ;脱离语文教学的对象,以极少数写作出众的学生的水平作为标准.
————浮躁,急功近利.
要分辨几个关系:
一,作文的标准和要求:面向个别学生作文精英还是面向与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
——放下架子,讲求实际,将作文标准定在绝大多数上.
二,对待作文"未成年"学生的态度:面对的是孜孜以求的学生,还是各方面已经成熟的群体
——幼稚是正常的,允许习作的模仿和笑话;任何借题发挥的谈资都是不负责任的,是对学生的戕害.
三,作文教学的形式:是放任自流的自由作文,还是教师指导下的写作训练
———从教学规律出发,任何"想当然"瞎指挥都要屏弃.
理想的作文教学:
1,从写作自身的规律入手,兼以适当的形式.
要求教师:能写,会概括.
2,要使学生找到一块"独特的精神天地".那里宽宏自由,任自我个性之花,烂漫,自在地伸展,真切,坦荡,自然地开放.
3,能把学生从"冬眠状态""唤醒","引燃".学子摊开试卷,一面对考题,就文思炸涌,从而爆出摇曳多姿,七彩斑斓的"精神虹云".
第二个问题:记叙文教学的主要做法
一,主要教学过程:
(一)由虚到实,具有可操作性
(二)由小到大,进行分解训练
(三)循序渐进,进行系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