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00个字。
《绝唱》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演唱艺术。 
2.理解本文听觉上的声音与各种感觉沟通起来形成感觉上共通 
的特点。 
3.学习比喻的类型及其作用。 
4.学习本文铺垫衬托的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演唱艺术。 
(2)理解本文听觉上的声音与各种感觉沟通起来形成感觉上共通的特点。 
难点: 
(l)学习比喻的类型及其作用。 
(2)学习本文铺垫衬托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解释F列词语。 
(1)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含贬义)。 
(2)谈笑自如:自由自在地连说带笑。 
(3)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4)百变不穷:变化多次不停止。 
(5)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6)千回百折:形容曲折的样子。 
(7)屏气凝神: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聚精会神。 
(8)轰然雷动:形容声音非常响,像打雷一般。 
2.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揭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书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题目是编者加的,略有删节。《老残游记》写一个江湖医生在各地的见闻和活动。作者刘鹦(1857- 
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现在江苏省丹徒县)人。 
2.导语 
大家都喜欢听歌,更喜欢欣赏名家的演唱。你能不能用语言把歌唱 
家美妙的歌声描绘下来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名家对民间艺术 
高超的歌唱艺术的描写。 
三、正课 
1.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按事情发展过程分三段。 

第一段:第①自然段。 
写听书前。介绍听书的时间、地点、戏台及观众的情况。 
第二段:第②~③段。 
写听书的过程。写了男人、黑妞和白妞的演唱。 
第三段:第③段。 
写听书后,听众的反应。 
2.提问:文章第①自然段写明湖居戏台前座无虚席,无处落脚,花 
了二百个钱,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写出观众之满,座位之贵,衬托下文演唱的精彩。 
3.提问;文章第①自然段写戏台上有哪些道具,写这些有什么作 
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