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00字。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的要求:
1.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作者对人物多种方式写法
3.通过相关情节的描写,展示社会现实
教学设想:
1.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教师简介《红楼梦》前1-5回的内容;
2.作者介绍最好简要些,切勿把学生引入对作者家世的考证中去;
3.讲授中应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重点,体会《红楼梦》一书的反封建意义
4.有可能的话让学生看一次《红楼梦》影视剧中的有关部分,或阅读《红楼梦》全书。
教学过程:
一.有关介绍:
1.有关作品:《红楼梦》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高峰。约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写封建末世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揭示了封建大家族以及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2.作者和成书:曹雪芹生活非常潦倒,住草棚,喝稀饭,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增删五次,批阅十载”,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光辉的巨著,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他写《红楼梦》到死时只完成了前八十回,据说临死时留下了后四十回的提纲。前八十回在社会上流传了二十多年后,高鄂和他的朋友在校对《红楼梦》时,才产生了续完后四十回的念头。后来终于未完成了。后四十回的达成,对《红楼梦》本身的价值及其流传推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红学”:西方“红学”——司丹达尔的《红与黑》;东方“红学”——曹雪芹的《红楼梦》。红学研究约起于清朝中期。它的发展大约经历了这几个阶段:清朝末期,“五四”之后,新中国建立之后,改革开放之后等,海外也不华人组织的不少“红学会”。王国维,胡适都是著名的红学家。红学研究基本上分为内篇和外篇。外篇研究《红楼梦》的作者的生平、思想、材料原型、成书过程、版本等;内篇研究《红楼梦》作品本身的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结构艺术、描写技巧、思想价值、文学价值、社会价值等。当代研究情况介绍戴不凡、刘心武等两个代表性的观点。
4.课文前的情节: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林黛玉无依无靠,于是投奔到贾府,到外婆家来寄居。
  在全文的地位: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在全书中具有总纲和序幕的作用。借林黛玉的眼睛,让贾府中的主要人物都出场。
二.人物表:
            宁国府                                 荣国府
        宁国公:贾演                             荣国公:贾源
                                                                        薛姨妈     薛宝钗
           贾代化                              贾代善(史太君:贾母)
                                                                   妹
      贾敷      贾敬                 贾赫        贾政  妹     贾敏
                  (刑夫人)   (王夫人)     (林如海)
            贾珍        惜春                侄女
                贾琏  迎春 贾珠 元春 宝玉 探春      林黛玉
      贾蓉       (王熙凤) (李纨)(王妃)
     (秦可卿)
三.标节码(共16段),理清全文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6)林黛玉进贾府之门;
     第二部分:(7-12)林黛玉拜见两位舅舅(舅母);
     第三部分:(13-16)贾宝玉出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