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690字。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教学目标
  抓关键字,理请文章思路
  结合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感情色彩 
  学习伟人精神,树立崇高远大理想
教学设想
 课型课时:自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分析相结合
 教学重点:理请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结合语境,辨析品位语言的深层含义和感情色彩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883年3月7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作为他最亲密的战友,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发表了这篇演说词。就让我们来看看恩格斯是怎样对马克思一生进行评价的。
 浏览课文,思考
马克思一生有哪些功绩,据此划分段落大意
   马克思  科学家(理论方面) 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一生功绩  (3、4节)   发现剩余价值        永垂不朽
 (1、2节)革命家(实践方面) 创办革命一系列报刊    (8、9节)
         (5~7节    创立第一国际     
                            
                            (边分析边板书) 
辨析品味
第一节中用了什么修手法,作用
修辞:讳饰 如“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
作用:表达对马克思的深深敬意,同时也说明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第二节中的内容,两个“对于”后面的内容能否颠倒?
内容:对马克思一生功绩做总体评价
两个“对于”后面的内容不能颠倒,它们起着统领下文的作用
怎样理解“正像达尔文发现……他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规律”这句话含义?
 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怎样理解“科学是一种在……的力量”,这句话概括他对什么问题的基本观点
这是马克思对科学作用的基本观点。
正因为如此,他才高度重视科学的发展情况的。
怎样理解“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句话与哪一处照应?
 说明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贡献大于革命理论。
 此处与“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相照应”,体现文章结构的严谨。 
文章为何要举一系列报纸及其创办时间?
体现马克思斗争的顽强、坚决,并不因屡遭打击而停止。
 7、“他有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含义。
   马克思的敌人就是无产阶级的敌人,马克思是无产阶级利益最忠实的代表。 
朗读课文、小结
通过阅读课文,同学们从中体会到的是一种什怎样的感情?讨论
沉痛而又平静,悲伤却不消沉,对听众有激励、鼓舞作用。这体现了恩格斯准确而
又富于感情的高超语言艺术。
五、课后作业
 完成书后练习一、二
教学后记
 本文是悼词,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一生功绩的评价。
 作为自读课文,本文内容还算比较浅显,学生也基本能理解,所以我重点在于理思路,同时,对于一些稍艰深的语句适当点拨,让学生领会恩格斯的文章逻辑严密,善于驾御感情的写作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