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题,约7630字。
泉州五中06届高三上语文第五、六单元试题
(请将答案誊写在答案卷上,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90分)
一、课内选择题(共9分,每题3分)
1、下面是四组同一加点字的意思解释,含有相同意思的一项是( )
A.明: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⑵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齐桓、晋文之事》)
⑶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齐桓、晋文之事》)
⑷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⑸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
B.施:⑴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齐人有一妻一妾》)
⑵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
⑶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齐桓、晋文之事》)
⑷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
⑸闻徵(zhǐ)音,使人乐善而好施 (《史记·乐书论》)
C.道: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齐桓、晋文之事》)
⑵得道多助,失到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⑷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
⑸“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D.以:⑴暴未有以对也 (《庄暴见孟子》)
⑵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齐桓、晋文之事》)
⑶王语暴以好乐 (《庄暴见孟子》)
⑷无以,则王乎? (《齐桓、晋文之事》)⑸对曰:“将以衅钟。” (《齐桓、晋文之事》)
2、以下各组加点字词的解释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连峰去(距、离)天不盈(满、足)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所守或(倘若)匪(通“非” )亲,化为狼与豺
B.烹羊宰牛且为乐,会(应当)须一饮三百杯
陈王昔时宴(动词,举行宴会)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玩笑)
C.哭声直上干(冲)云霄 禾生陇亩无(没有)东西
县官(指朝廷,引申为官府)急索租
D.肯(许可,同意)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助词,无实义)尽余杯
戎马(指战事)关山北,凭轩涕(眼泪)泗流
3、阅读下面杜甫的《漫成一首》并完成题目(1999年全国高考):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诗歌分四句写了江月、夜灯、沙头宿鹭、船尾跳鱼四景,这些又共同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面和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学。
二、阅读《旧唐书·杜甫传》并完成相应题目(共15分,每题3分):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