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目标
1、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 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4、 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5、 通过综合性活动,强化学生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案
授课时间:2002/9/3
课时:一课时
一、 习目标
1、 体感知诗歌的思想感情。
2、 探究诗中“海”与“山”的涵义。
3、 品位诗中重点词语。
4、 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朗读时声情并茂。
5、 情感目标,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
(1) 探究诗中“海”与“山”的涵义。
(2) 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朗读时声情并茂。
2、 难点:探究诗中“海”与“山”的涵义。
三、教法、学法
1、 教法:互动式,启发式,情感教学
2、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
四、教具:
电脑、电视、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与训练
1、 导语,利用单元提示引起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深读课前提示,引起学生对课文的思考。
3、 示范读整首诗,学生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4、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节,学生自己朗读第二节。
(要求读音准确,停顿得当,读出感情)
(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思想内容
1、 第一节写了什么?
(小时侯的理想、憧憬、追求)
2、 第二节写了什么?
(长大后对人生的感悟)
3、 探究“山”、“海”的涵义。(先让学生讨论发言,再画山、路、海示意图引导学生)
(“山”指在追求与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波折和困难。
“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含义“理想或者成功”)
作者曾一次次的失望过,他为什么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