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四大题,28小题,约11900字。2007届高三新课程标准语文模拟测试题,本卷依《2007考试大纲广东考试说明》精神命制。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自查
高三语文试卷
Ⅰ卷 阅读与鉴赏(66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古诗文文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8分)
(1)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②山不厌高, 。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2)
① ,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
(3)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
①世事洞明皆学问, 。(曹雪芹《红楼梦》)
②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 。(《管子·上篇·权修》)
(二)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2-3题。(8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注】。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穷秋:晚秋。
2.词的开篇两句给我们展示了怎样的意境?其作用是什么?(4分)
3.梁启超曾将下阕中“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就此作简要分析。(4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8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其为贪,知其贫也;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管仲三战三走,鲍叔不以其为怯,知其有老母也。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